第44军。广东战役结束后配资在线论坛,第44军担负广州警备和粤东地区的剿匪任务。军长方强,政委谭甫仁,副军长李化民,参谋长黄忠诚,政治部主作李信。辖第130、第131、第132师。
1950年5月至8月,该军第131师在广东军区江防部队和炮兵配合下,解放了万山群岛。9月,解除广州警备任务,转至广州以北阳山、翁源地区剿匪。
1952年10月,第44军番号撤销,军机关并入中南军区海军机关;第130师与第45军合并编为第54军;第131师调归海军青岛基地;第132师调归第43军建制。
第45军。广西战役结束后,1950年2月,该军全歼逃出国境后回窜于中越边境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兵团部、第100军军部,第19、第197师,共6700余人,俘兵团中将司令刘嘉树等将级军官9名。此时,军长张天云,政委邱会作,副军长丁盛,参谋长雷震,政治部主任李改。辖第133、第134、第135、第158师。4月,第158师调归广州市公安司令部建制。至1951年2月,该军在桂西南、桂东南执行剿匪作战任务,巩固了人民政权。3月,移驻广东花县、清原、佛山等地区,担负防卫珠江口的机动作战任务。7月,第134师调至湛江、海康等地区,执行保卫海防任务。1952年8月,第133师调归第46军建制。10月,第45军军部及第134师(欠1个团)、第135师,与第44军第130师合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,归中南军区建制。
全国解放战争中,第45军转战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南战场,涌现出“猛虎扑羊群团”、“勇猛顽强营”等一批英雄模范集体,以及李庆春、刘瑞林、宋生、陈焕柱、李广正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。
第46军。1949年10月衡宝战役后,该军主力进军湘南、湘西,执行剿匪任务。1951年9月,第46军奉命进驻粤东,执行粤东海防保卫任务。军长詹才芳,政委李中权,副军长杨梅生,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段德彰,参谋长王波。1952年9月,第46军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被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。军长萧全夫,政委吴宝山,副军长王尚荣、徐其海,参谋长张万春。入朝之前,第133师调归该军建制,该军辖第133、第136、第137师。在朝鲜战场上,第46军先后参加3次攻打马踏里战斗,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备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防御任务。
第46军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,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,涌现出“白老虎连”等英雄集体,以及田广文、红士信等全国战斗英雄和马玉臣、粟学福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。
1955年10月,第46军从朝鲜回国。
第47军。1950年1月,第47军从重庆、涪陵、广安一带返回湘西,执行剿匪建政任务。经过艰苦的工作、战斗,基本上消除了该区匪患。1951年2月,该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,入朝作战。军长曹里怀,政委李人林,副军长刘贤权,政治部主任陈发洪。辖第139、第140、第141师。6月17日,该军主力奉命接替第65军防务,进至临津江以东地区,其第139师开至开城,担任谈判保卫任务。此后不久,该军自临津江东岸转至龙化、成川地区整训。1952年11月,第47军再次奉命开赴临津江东西两岸,担负防卫任务。在此前1951年夏秋防御战斗、朔宁东南防御战斗、正洞西山反击战、老秃山进攻战斗中,重创敌人,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,涌现出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,以及郝志新、阎成恩、马一钧、李太林、陈启瑶等一批战斗英雄模范人物和英雄集体。
1954年9月,第47军从朝鲜回国。
第48军。1949年7、8月间,该军单独进行赣南战役,以伤亡200人的代价,歼敌8000余人,解放县城20余座。9月,第48军兼赣西南军区,主力进至赣西南山区和粤北地区执行剿匪任务。此时,军长贺晋年(后刘转连),政委陈仁麒,副军长周仁杰,参谋长高体乾,政治部主任李勃(后谢堂忠)。辖第142、第143、第144师。1950年12月,第43师改为炮兵,另将第38军第151师改为第143师,调归第48军建制。1952年3月,第142师改编为公安第11师,第143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,第144师调归第21兵团。
1952年3月15日,第48军军部改为第21兵团兵团部,该军番号撤销。
第49军。广西战役发起后,该军担负接收城市、维护交通安全和剿匪任务。军长钟伟、政委刘随春。辖第145、第146、第147师。1950年1月,该军3个师依次兼平乐、柳州、桂林3个军分区,主力部队参加剿匪作战。同年4月,该军机关同广西军区领导机关合并,所属3个师归广西军区领导,第49军番号撤销。
1951年7月15日,重建第49军军部,原辖之3个师归建。3个师原兼各军分区,归广西军区领导。1952年1月8日,第49军番号又撤销,军部改编为空军第3军军部,第145师调归第21兵团,第146师调归广西军区,第147师改编为公安第12师。
第50军。1949年11月鄂西战役后,该军奉命配属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。12月,参加成都战役,俘国民党军官兵24.雄师何处寻431
8000余人,迫降17000余人。1950年2月,第50军返归第四野战军建制。军长曾泽生,政委徐文烈,副军长叶长庚,参谋长舒行,政治部主任何运洪。辖第148、第149、第150师。此时,连同鄂西战役、成都战役解放、收编的官兵,以及招收的青年学生、知识分子,全军共58000余人。5月,将收编的川东挺进军士兵2000余人补入第148师,将成都和平解放的国民党军第20兵团3个军余部缩编为解放军第167师,归第50军建制,并在天门地区整训。9月下旬,第50军奉命调往东北,归东北军区建制,在吉林省西丰、辽源、磐石、海龙一带整训。在此期间,第167师和军炮兵团撤销,组建了3个师属炮兵营。
1950年10月25日,第5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,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四次战役。在第三次战役中,该军在其他部队紧密配合下,全歼英国皇家重型坦克营,解放了汉城。在第四次战役中,该军在汉江两岸顽强抗敌50昼夜,打击、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,为志愿军主力休整、集结及发起战役反击赢得了时间。
1951年3月15日,第50军回国整补。7月再次开赴朝鲜,担负西海岸防御作战及机场抢修任务。10、11月,该军在空军、炮兵部队的掩护下,先后夺取椴岛、炭岛、大和岛、小和岛、和艾岛。第50军在朝鲜战争期间,两次入朝参战,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,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、特等功臣鲍清芳,国际主义战士、二级模范王永维等功臣模范人物14000余人,有7000余人荣获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的勋章、奖章,有1个团、6个连及一批班组获得荣誉称号。
1955年4月,第50军从朝鲜回国。
第51军。1949年5月,原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、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军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率部于湖北武汉以南金口、贺胜桥一带起义。7月,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,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,张轸任军长,杨春圃任政委,李人林任副军长,杨焕民任副政委,王亢任参谋长,罗通任政治部主任。辖第211、第212师。全军8100余人,隶属第四野战军工兵司令部建制。1950年9月24日,第51军军部改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领导机关,所属部队与湖北军区合并,第211师与黄冈军分区合并为黄冈军分区兼第211师,第212师与大冶军分区并为大冶军分区兼第212师。第51军番号撤销。
第52军。1949年8月,长沙宣告和平解放。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,辖第1、第2、第3军,10月,经中央军委批准,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命令,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辖第52、第53军。第52军王劲修兼任军长,杨树根任政委,吴林焕、张诚文任副军长,周志飞任参谋长,钟明彪任政治部主任。辖第214、第215、第216师。全军共15000人。1950年10月,第216师撤销,其人员分别补入第214、第215师。1951年9月2日,第52军军部撤销,所属第214、第215师归第21兵团直辖。
第53军。1949年10月,长沙国民党起义部队编成隶属第21兵团建制。.彭杰如任军长,王振乾任政委,王振祥任副军长,杨文模任参谋长,张太生任政治部主任。辖第217、第218、第219师。1950年10月,第218师撤销。1951年9月,第53军撤消,所辖第217、第219师归第21兵团直辖。
第54军。1952年10月,第45军军部、直属队、第134师(欠400团)、第135师及原第44军第130师第391团等,于广东惠阳组建第54军。军长丁盛,政委谢明,副军长吴瑞山。辖第130、第134、第135师。1953年1月21日,第54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,北上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。2月,该军第130师先期进驻朝鲜铁山半岛,担负守卫海防及作训任务。5月上旬,军部率第134、第135师入朝,进驻平壤地区,接替第39军防务,担负西海岸抗登陆和反空降作战任务。6月下旬,该军主力开赴金城前线,配属第20兵团参加夏季反击战役,一举突破了敌4个师25公里的正面防御,突入敌纵深15公里,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,歼敌6万余人。朝鲜停战以后,该军担负三八线地区的防卫任务。1954年4月,该军主力移至元山北玉坪里、文川、古邑、定州、下端地区,担负西海岸守备任务。
1958年5至7月,第54军分批从朝鲜回国。
第55军。1949年10月,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进行改编,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,陈明仁任司令员,唐天际任政委,辖第52、第53军,归第四野战军建制。1951年9月2日,第52、第53军两个军部撤销,兵团直辖第214、第215、第217、第219师。1952年3月15日,中央军委命令,将第21兵团部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,所辖第214、第217师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。另以第40军军部及所属第144师,第49军所辖第145师和第21兵团第215、第219师,组成新的第21兵团。第48军军部改组成第21兵团兵团部,第48军番号撤销。陈明仁任司令员,王振乾任政委,欧致富任第一副司令员,钟文法任第二副司令员,高起任参谋长。辖第144、第215、第219师。10月8日,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。陈明仁任军长,王振乾任政委,仍辖第144、第215、第219师。
1953年2月,第55军奉命由广西桂林地区移驻广东湛江地区,担负雷州半岛防务任务。
第58军。1949年2月,中原军区隶属的桐柏军区部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。军长孔庆德,政委方正平,副军长杨秀昆,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力之,参谋长张西三。辖第172、第173、第174师。此后,该军即担负剿匪作战任务。3月,河南军区成立,撤销桐柏军区。5月,第172师调归湖北军区建制;第173、第174师调归河南军区建制,由军部率领在豫西地区执行剿匪任务。9月,军部机关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,第58军番号撤销。
两广纵队。该纵队于1949年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。曾生任司令员,雷经天任政委,王作尧任副司令员,姜茂生任参谋长,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。辖第1、第2师,共13000余人。10月,参加了广东战役,攻城夺池,连战皆捷,挺进珠江三角洲,先后解放惠阳、博罗、东莞、宝安、番禺、顺德、中山县城及横琴、三灶等岛屿,歼敌5000余人。
1950年1月1日,两广纵队调归广东军区建制。2月配资在线论坛,编为珠江军分区,纵队及两个师的番号撤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